▲▽▲此為《日文版》之封面‧圖片來自日本網路書店▲▽▲
「我永遠愛你」的故事圍繞著一個男孩和一隻狗。
他們一起享受恬靜時光,但是狗的生命短暫,
男孩看著他的狗--阿雅,一天天的老去,卻無法幫什麼忙。
所幸的是,男孩每晚入睡前,總記得跟阿雅說一句「我永遠愛你」。
這句「我永遠愛你」,不知道阿雅懂不懂,
可是在阿雅走到生命盡頭時,這一句話卻是男孩在傷心之餘心中最大的安慰。
阿雅帶著男孩的愛靜靜的去了,男孩也因為自己及時付出了愛,
才有辦法接受阿雅的老與死,才能靜靜、勇敢的療傷。
▲▽▲內容簡介‧來自金石堂網路書店▲▽▲
這是一本繪於1985年的繪本。
導讀中寫著:
『此繪本,
即使是在當時已相當多元開放的美國,
仍不為大多數人所接受。』
因,
它的主題正是極少見於童書的 ~《死亡》…
Lori對於《漢斯‧威爾罕》當初的堅持
相當的佩服及認同!
以Lori和孩子們相處的經驗,
孩子們隨著年紀的增長,最容易產生興趣的:
就是《性》和《死》。
為什麼?
~ 只因,它們都蒙著一層神秘的面紗!
當Lori第一次在看《我永遠愛你》時,
握著書本的雙手忍不住顫抖著…
因,
體認到…
自己有天,
也可能必須與至親至愛們死別…
而我,
多麼不願、多麼不忍、
多麼不捨、又可能多麼不甘…
想,
屆時,
我必痛徹心扉、傷心欲絕…
Lori的母親,
在921的早晨幾近崩潰的瘋狂哭喊…
不是因地震帶來的驚恐,
而是因就在一剎那間,
她失去了由她一手帶大的小弟、
情同姊妹的弟媳、
及超級疼愛的姪孫女…
且,
在921不到一個月前,
我的母親,
才剛親身料理了她大哥的後事…
兩年了…
我的母親,仍會暗自哭泣…
這也是為何我會在《一隻狗的遺囑》的感覺中寫著:
『失去親人的椎心之痛,時間其實是抹不平的…』
若你問Lori,面對死亡,有何感覺?
我的回答是:
『如果面對的,是我自身的死亡,我無懼!
誠如《羅賓‧威廉斯》在電影中所言:
“每個人都正在步向死亡。”
但倘若,
面對的,是他人的過世…
我的感覺是:好假!
一個人,怎麼就這麼不見了?
怎麼就看不見?
摸不著?
說不到話?
我的外公過世約8年…
直到現在,
我還是覺得,外公在山上!
只是,
我好久好久沒見到他了!
大舅、小舅、小舅媽、姪女呢?
他們怎麼搬到好遠好遠的地方去了?
我想,
會有這種感覺,
是因
1. 我未見到他們的遺體…
2. 我與他們並不是非常親近。
但如是我最親近的人過世了呢?
未到那時,
事情是不會有結論,
所以,
我也不知道!』
《漢斯‧威爾罕》在《我永遠愛你》中,
教導了Lori…
在人生中除了『 珍惜現在 』;
還有一件最重要的事,
就是:『 愛要說出來! 』
就像故事中的男孩,
他每天每天都不忘跟他親愛的狗狗‧阿雅‧說
~ 我永遠愛你!
因此,
在面臨阿雅漸漸老去之時,
雖然他幫不上阿雅的忙,
可,
他心中的遺憾、後悔…
減輕了許多、許多…
同時,
男孩還因為知道,
阿雅是已深確的了解、感受到…
男孩對他的真愛!
在面臨死別這最難熬的時刻,
這個事實,
也成為男孩最好的安慰劑。。。
在與《我永遠愛你》相遇近兩年來,
Lori體認到:
我‧無法選擇何時“生”…
我‧無法選擇怎麼“死”…
但,
我‧可以選擇如何“活”!
而,
這是我其一的選擇 :
~ 讓我身邊的人明確的知道:『 我愛他們! 』
★Lori的繪本私房話‧﹏‧﹡★
已翻譯成多國語言
它被公認提出了最完美的方法
來讓孩子接受老、病、死這個主題
讓Lori
極度感動
也因而成長的童書繪本
◆ Lori幫忙選繪本‧﹏﹤﹡◆
◇童書繪本‧有注音
◇內容走向:
真摯不變的親情
~
面對他人死亡的感覺
還有~
平實‧動人的圖畫魔力
◇適合對象:
3歲以上的孩子
~
家有《另類家人》的人
~
不知如何面對死亡的人
~
總希望自己是最早死‧才可不用面對‧與至愛死別的人
~
鮮少對身邊的人‧表達情感的人
及~
常想《以後還會有許多機會…》的人
****** Lori081301 ******
增修
****** Lori122902 ******
Lori謝謝您的閱讀。
嗯嗯~~~
回覆刪除很棒的分享唷!!!
總覺得還是有很多人對於死的概念過於懼怕
會認為死者死後會怎樣怎樣
所以喪禮都一點都不能馬虎
其實
反而應該要去想想活著時該如何去對待才是更重要的
[版主回覆10/07/2007 00:39:04]確實!
之前我父親過世我也是很有感觸...
至少,
對身邊每個人態度都要好一些。